標籤 深度旅遊 下的所有文章

東京慢慢走|上野 ROUTE BOOKS 一店完整滿足所有文青需求的倉庫風咖啡店

有別於上野人聲鼎沸的阿美橫丁,東上野是從JR山手線上野站的入谷出口,剛好避開了車水馬龍的街道,這裡是在也日常不過的東京街道。曾幾何時,大多的咖啡店已經再也不是一個單純歇腳喝個咖啡的空間了,很多成為人與人交流、交會的場所,而我也很喜歡造訪多功能複合型咖啡店,喝咖啡放空之餘,也可以有逛逛書店、植物與雜貨,或者是可以到咖啡店上上講座,渡過一個很充實的下午。

東京|東上野 ROUTE BOOK 倉庫風複合式咖啡店

擠身在東上野住宅區巷弄的一處老舊倉庫,在化身成咖啡店之前,僅僅是一處10年以上未曾使用的倉庫。

該咖啡店的創立者的本業是工務店,一開始看中的是一樓倉庫挑高的天井,可當木工倉庫使用之外,該樓四樓可以作為事務所。

在業務之外的廢棄木材很多,將剩餘木材慢慢打造成家具與架子重新被利用賦予新生命,也打造了這一間多功能式的咖啡店。

一早造訪時,未注意營業時間從中午12點開始,在逛逛植物店之後也在門外看起綠色植物時,正在掃地的店員說:天氣這麼冷,不介意的話到店裡等吧!比較溫暖一些,也可以坐著休息呀!

在這溫暖的好意邀請之下,我獨自享受了這一場寧靜的選書書店的空間,恣意的逛著翻著吸引我的書。

在逛著雜貨與觀賞每件傢俱的桌的木工。

漸漸的店內放起了輕快的音樂,迎接開店的到來,正午12點一口氣湧進了不少的客人。這裡的咖啡豆使用清澄白河ARiSE多明尼加與瓜地馬拉的咖啡豆,點上一杯多明尼加手沖(500日元)。

充滿綠意的麵包店,在麵包店購買的麵包是可以帶到店內享用的。

紅豆奶油法式麵包與手沖多明尼加。

上野 ROUTE BOOK|結合 Café /Green/Book/Stuido

一樓是選書區 二樓studio英語會話、陶土教學、吉他教學、瑜伽…等講座,採少人數或一對一制,便於學習與交流。

原來傳統既有的教學模式也可以在今日的咖啡店中讓有興趣的朋友們逛咖啡店之餘,增加自己的愛好與興趣。

在人與人相互交流與交會的咖啡店時光中也可以過的這麼豐富與充實。偶爾喜歡什麼都不做讓自己放鬆的咖啡店,偶爾喜歡這種很充實的咖啡店,買了未看完的書與小綠色植物,順手買了半條土司,滿足的踏上回家的路。

上野 ROUTE BOOK

東京都台東区東上野4-13-9
OPEN:12:00-19:00(星期三定休)

東京慢慢走|下町風味─谷中銀座商店街 美食 散步特輯


東京是一個充滿高樓大廈抬頭並不能看見遼闊天空的近未來城市,因此能有保留著昔日懷舊氛圍的地方,特別顯得珍貴。洋溢著濃濃昭和下町風的谷根千區域,指的是谷中、根津、千馱木地方,這裡未受關東大地震與世界二戰的波及影響,因此這裡保有著過去的老舊房子與街道。谷中銀座的『夕陽漸漸』也是著名的風景,很多人為了這美麗的夕陽來這裡一睹風采呢! 當地人遠多於觀光客,想一窺日本日常生活,來這裡走走晃晃便可得知一二,聚集了很多古老的民宅咖啡館、邊走邊吃的小吃,生鮮魚貨、青菜蔬果、雜貨等等,為大家整理一篇谷中銀座特輯。

古中銀座特輯篇

→古民宅咖啡店─HAGI CAFÉ


HAGISO(荻莊)原本是學生的share hause的58年老舊木造屋改造而成的ㄧ個文化複合設施,1樓是咖啡店(HAGI CAFÉ)與藝文展示場,2樓是選物店和旅館。古老的木造房子裡,看著廚房的開放空間,播放著懷舊音樂,手繪風的菜單增加了文青藝術氣息。這次造訪時間是午餐時段,商業午餐有兩種選擇,有半熟卵咖哩飯、生火腿橄欖油義大利麵與三明治等套餐組合可以選,附餐的飲料也有超多種選擇,咖啡、碳酸飲料、果汁等等。這次點的是維也納冰咖啡與半熟卵咖哩飯伴隨著懷舊優閒用餐氣氛。餐點、咖啡都很好吃,只是冰品是麥茶口味,有點苦澀!商業午餐組合1500日圓上下。


東京都台東区谷中3-10-25  営業時間:8:00~10:30、12:00~21:00  定休日:無(若有活動時會臨時休息)   交通方式:JR日暮里西口步行約5分鐘

→古民宅麵包店、啤酒屋─あたり(ATARI)

由三棟有80年歷史的古民家改裝成酒吧、麵包店與橄欖油麵包店的複合設施,於2015年3月懷舊登場,位在上野桜木的地方,從車站走來約需10分鐘的時間。一走進去穿越步道彎進右手邊的小巷弄裡有一間Kayaba Bakery,是谷中老舖喫茶店カヤバ(Kayaba)店長兼任,想提供可以配上濃醇的咖啡的美味麵包,由這個理念開發的麵包店。推開這扇古老的門,映入眼簾的是現烤的麵包,香氣與熱氣瀰漫著,每個種類的數量並不是很多。買了麵包可以坐在中庭享用,點上一杯咖啡或是一杯谷中啤酒或是橄欖茶剛剛好。

Kayaba Bakery

東京都台東区上野桜木2-15-6

営業時間:9:00~19:00

定休日:星期一
→谷中銀座商店街─よみせ通り

約200公尺短短的街道,聚集了將近70多間店鋪,其實有點像台灣的傳統菜市場進化版的感覺,有一些特色的小店與可以買了邊走邊吃的美食。

1すずき鈴木肉店─元氣メンチカツ

這間的牛肉可樂餅非常有名,有很多名人與節目來這邊吃過,假日或是傍晚的時候通常要排隊才能買到呢!牛肉做的可樂餅外表酥脆,內裡多汁,剛吃的時候,被多汁的內餡嚇了一跳,份量十足,吃完一個果真元氣滿滿呢!1個是200日圓。還有其他一般的可樂餅、螃蟹奶油餅等等其他選擇喔!

Add:東京都荒川区西日暮里3-15-5
2やなかしっぽり─貓尾巴造型的雞蛋糕

這家店也是曾經在電視節目中看過的,主打貓尾巴造型的雞蛋糕,剛買的時候是熱呼呼的雞蛋糕,這次放到隔天再吃也是可以喔!口味也很多,有巧克力、卡士達、紅茶、肉桂、期間限定口味等等,日本的牛奶、雞蛋就是很香醇,所以雞蛋糕真的很好吃呢!

Add:東京都谷中3-11-12

3やなか咖啡店


店裡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咖啡豆,每種豆子都有附上介紹,櫃台旁有一台烘煎機,店裡有特地來買咖啡豆的客人與和我這個路過進來買上一杯現喝咖啡的人,谷中咖啡在東京也有30多間店鋪可以買到這裡烘培的豆子與咖啡了呢!點的冰咖啡,深煎偏苦的味道,240日圓左右。

Add:東京都台東区谷中3-8-6  定休日:第三週的星期四

4福丸鰻頭

https://tabelog.com/imgview/original?id=r1920312756422

圖片來源:http://tabelog.com/

這一間有被『孤独グルメ』中一集介紹過這裡的鰻頭,買的是黑糖饅頭,裡面紮實的紅豆餡與濃郁的黑糖香,果然很好吃,10個黑糖小饅頭100日圓左右,小小的很適合邊走邊吃呢!



Add:東京都台東区谷中3-7-8

5 ひみつ かき氷専門店 

這間是挫冰的名店,可能來的不是季節,正在整修中,下次來有開的時候,一定要來吃上一碗冰才行!!!

Add:東京都台東区谷中3-11-18

 

※何謂下町:

日本的江戶時期的高台地方地勢較高的丘陵地,通常都是住著權高貴族或是上級武士們;而另外一面的低濕地帶接近河川地方的稱為下町,通常住工商人士或是中級下級武士們,昔日的下町指的是日本橋、京橋、神田、下谷、淺草、深川甚至擴大到隅田川一帶。而今的東京下町,洋溢著下町氛圍的街道也被人們統稱為下町,這氛圍是暖暖的人情、小巷弄、小商店街、接連沒有縫隙的矮房子一個舊舊的小街道,貼近庶民生活的懷舊商店街社區也被大家稱為東京的下町,而谷中銀座正是屬於其中之一。

※谷中銀座交通方式:

電車:JR山手線日暮里戰西口步行5分鐘或是東京METRO千代田線千馱木站道灌口步行3分鐘。

延伸閱讀:谷中銀座的谷中堂 猫衛門カフェ

送上一張夕陽照,準備回家了,真的很喜歡這裡濃厚的人情味與巷弄中古民家的咖啡店,透過這篇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看到不一樣的東京並且喜歡上這裡!
谷中銀座隨手拍⬇︎

【深度旅遊 職人體驗】東京江戶切子 傳統工藝

還記得東京申奧成功那一年的流行語「おもてなし」,單字的意思是精緻熱忱的服務與精神,看著電視中播放著這些日本代表宣揚自己國家的文化,一部部東京奧運的宣傳短片,感受到滿腔的熱忱,那時候才明白原來探訪日本時,不再只是單單的實體面,不只單單透過眼睛感受風景的美好,還可以透過手的觸感,感受這個城市這個國家「おもてなし」的文化,傳承其精神。東京的深度旅遊,可以慢慢的探索這個國家的文化精神。

首站,來到了位於墨田區裡保有昔日傳統的文化的墨田江戶切子館。

有關於江戶切子什麼是江戶切子呢? 其實指的是江戶時代後期開始的玻璃雕花工藝,利用玻璃製品來進行切割、加工和研磨的方式打造出華麗繁複的花紋。江戶切子的花紋種類有非常多,像是菱格紋、菊花或植物花紋等等,透過光線的折射,形成美麗的色澤。職人們經過多年修練之下,才能打造精緻與華麗的江戶切子,也因此價格不斐,往往是日本人送禮給重要賓客或是做為藝術品來收藏使用。而這項美麗的傳統工藝品也一直很完整的流傳至今。

 江戶切子‧職人體驗:墨田江戶切子館(すみだ江戶切子館)

這次參加了江戶切子職人體驗教室,位在錦系町車站徒步走6分鐘的墨田的江戶切子館(すみだ江戶切子館,體驗的時間是1.5小時。

※體驗過程:職人師傅解說→挑選喜歡的杯子與練習→動工雕刻江戶切子→完工打包

職人師傅解說

首先是職人師傅邊操作邊解說如何操作研磨機器與製作,想要比較粗的線條的話需在機器圓刀上停久一點,要細一點的線條則是輕畫過去,師傅熟練的立刻三兩下就有一個超美的星芒花紋。師傅要我們拿旁邊的杯子多多練習感受一下手感後就可以親手作自己的杯子了喔!雖然研磨機的圓刀很銳利,但若是遵照師傅的指示,沒有危險性喔!※此體驗適合約國中生以上兒童與成人。

挑選喜歡的杯子與練習

師傅要我們去選自己喜歡的杯子,有深藍色、深酒紅色、藍紫色、淡綠色、淡粉紅色讓我們們選。米粒一開始挑了深酒紅色,但師傅說通常顏色深的杯子難度都是比較高的,初學者可能會在操作時看不見杯身造成紋路看不清楚。我就選了隔壁的藍紫色,一個說深也不深說淺也不淺的顏色。挑完後,拿了一個一模一樣的杯子開始練習,打開研磨機,輕輕將杯子碰了一下圓刀,真的很利呀!杯子立刻就有一條細長的線了!想說要好好的找出手感,勢必要來認真的練習一下了,然後轉頭看了一下隔壁,坐了1個很年輕的日本女國生,他真的應該是天生職人命不然就是天才了,當我在練習直線時,他已經刻了一個菱紋格…。

動工雕刻杯子

因為整個體驗有90分鐘,想留1小時左右來作自己的江戶切子,所以練習了大概15分鐘後,拿出了剛才挑選的杯子開始正式動工,說真的有點緊張呢!首先要拿白色麥克比上畫出自己想要切割的圖案,我想做一個夏天綻放煙火杯,來的電車上就找好了自己想要的圖案,也是短短胖胖的直線與細長的直線就可以構成的圖。接下來用白色麥克筆畫滿了煙火,如果可以按照這個構圖應該會很美吧!


按著草稿的第一個圓刀磨,就立刻超出原本草稿的長度,只好把長短的間隔對調,然後第二刀磨下去後立刻拿起來還是超出原本要的長度,手感這個東西,實在是好難掌握喔!連續畫了幾刀後,發現離我想像中的煙火太遠了,只好改成比較好操作的星芒圖案了。只是有時很容易不小心將切線弄得太長,太接近底部顏色太深看不見構圖,所以這次打算不要在意了,畢竟藝術這東西,還是需要擺脫原本的框架的(笑),自己的藝術品還是要加入一點自己放浪不羈的原素在裡面才行!


很快的60分鐘過去了,奔放的線條構成的奔放星芒杯也終於完成了!立刻開始轉自己的成品觀賞起來,師傅幫我把杯子小心翼翼的包起來,開心滿足的步出門口。回到家後,馬上開著桌上的檯燈開始欣賞自己的江戶切子,轉來轉去看到有原本的煙火和之後放浪的星芒結合(笑),然後靈機一動想說倒水來觀賞一下,竟然有種不可思議的感覺,氣泡與水與光線的照射下看奔放的星芒紋,好美呀~!!而且看著看著挺療癒的呢!原來江戶切子貴是真的有道理的,也覺得日本人送禮的禮品,真的是非常用心,ㄧ刀一刀精細的刻畫著,短短的90分鐘的體驗,又可以帶這個美麗的紀念杯回家,真的很值得感受一下日本傳統的おもてなし~屬於正統的日本風情,深度旅遊又多了一項註解了。

墨田江戶切子館

地址:東京都墨田区太平2-10-9

交通方式:JR錦系町站或東京METRO半藏門線錦系町站 約走5-6分鐘

營業時間:10:00~18:00

休息日:星期日、國定假日與過年期間

大家想參加體驗江戶切子的樂趣的話,只要點選下面的連結就可以輕鬆預約了喔!     

預約方式:Voyagin線上預約 點我預約東京「江戶切子」雕花玻璃手做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