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你的等放假的人生 創造職場外的生活

出生在80年代中,當時的台灣正從戒嚴時代轉換成解嚴後的社會,社會風氣保守,從小被教育著要好好唸書,以後才可以有工作做,不好好唸書就一定找不到工作的社會風氣中長大,當時還有一次定生死的全國大學聯考,對於全國幾萬名的高三考生來說,背水一戰。一步一步依循著大人的指示與當時保守的社會風氣中長大,天天都在唸書考試或是準備考試中,上了大學後,開始一個人住,多了一點自由卻也有背負成績不能太差的使命,依然挺過了無數的大考與小考,以為大學畢業後的人生從此可以一帆風順,而這些80年代的人到了職場上,又是如何呢?若是今天的你在工作上非常有成就或是滿足,那實在令人相當羨慕與值得開心,因為你真的比很多人更早擁有自我成就超脫職場煉獄,而是否有多半的人都和我一樣,每天都在過著等放假的日子。

去你的等放假人生

「等放假人生」,是我從『原子時間』這本書中摘錄的詞彙,作者是一名韓國的作家柳韓彬,韓國的職場似乎與我身處的日本職場相比更是保守,在日本職場工作了一段時間,已經不知道從哪天起我變成了上班就是等待放假的日子,下班後盡可能的躺著追劇休息保留體力,以免隔天上班會想睡覺的社畜,漸漸的生活中失去平衡,畢竟一週七天的時間我等待放假的天數有5天,1天是感受到真正自由的,而1天會因為又要開始等待放假前的心情感到憂鬱。

多半會成為等待放假的人,通常身處的職場環境較不順遂,常常會有一種到底現在是工作還是處理主管高層或是客戶的情緒,工作內容的本身通常不是問題,而問題通常在人的身上,情緒製造者一意孤行的自認下屬或是服務人員本身怎麼不會多想一點為公司好或是多為客戶著想,所以現代的人有多數心累的毛病出現,我想這不分國籍,身處過的職場中遇到至少5個不同國籍以上的人,而從我自己與不同國家的人都似乎有一樣心累的症狀出現。面對這樣的狀況,我決定改變它,翻了各種不同的書籍與上網看了很多文章與影片,就在『原子時間』這本書中,找到了改變的動力與決心。

去你的等放假人生!我就是要改變現在的生活現況,不想再被工作的情緒勒索,搞定不了主管高層或是客戶的情緒,那就開創另外一個人生,這輩子當不了仙姑通靈主管高層與客戶的今天心情狀況,那我至少在工作以外的時間,我要好,好,的,過,生,活。

創造職場外生活

若以『原子時間』這本書中提倡的下班後4小時,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或是充實自己,每天這些零碎的時間也會成為一股強大的力量。所以從2022年開始決定開始創造職場外的生活,即使每天沒有花到這4小時的時間,我也要有計劃與有目標的渡過。

所謂的職場外生活,只是為了要喚起你在工作之餘也要好好的過生活和培養出自己的興趣。日積月累的累積,這些都會成為你的資源或是成為你工作以外的收入。因此以這為出發點,目標與計畫會因人而異,也許很愛追劇的你,會追上任何一部劇,有天成為影評作者也說不定!很愛吃飯喝酒的你會更好好享受吃飯與喝酒的時光,有天成為美食評論家也說不定。運用工作以外的時間,增加興趣與開啟工作額外的收入。

而我呢?我今年的目標是成為1名有教師資格的日語老師,所以我要利用工作以外的時間準備取得資格,期許自己未來能有機會協助剛到日本生活的外國人更加適應日本生活。

人類最平等的是每個人一天都是24小時

不要再試圖花時間抱怨了,也許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命運就是不同,有人含著金湯匙出生,有人就是仗著後台夠硬一直製造情緒,有人就是………………,不要一直注意到有人、別人的什麼而忽略了有人和別人也和自己一樣一天只有24小時,最大的不同是你要如何運用你的時間。

人類與生俱來最平等的就是時間,不要再過著等待放假的人生了,去創造職場外的生活吧!與大家共勉之。快點思考一下自己要如何打造職場外生活吧!!

3 關於 “去你的等放假的人生 創造職場外的生活” 的評論

  1. emilywinnue

    好喜歡看你的文章。我對這編文章很有共鳴,可是每天工作已經很累,拿不出精力再找職塲外的生活😑😑

    回覆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